2012年6月14日

材料學?


本文所指的材料都專以媒材來講,我的創作專長是平面繪畫之故,所以討論主軸圍繞在平面繪畫,而其他的創作類型原則上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

「材料」對創作來說,是最根本的問題,卻直接涉及到作品的面貌。


當把作品(尤其是架上繪畫)完整的掛在牆上,擺在眾人面前,除了一覽其全體面貌之外,我們能從任何角度去討論這件作品,包括其所欲表現之觀念、內容或形式。比較不會討論的是技法,一般人認為技法是最基本的表現功夫;更不會討論的,是媒材。除非觀者對某種媒材有極特殊的愛好或興趣,或者創作者將它發揮了出人意表的視覺效果,否則,它幾乎不太會出現在作品討論的話題中。


我常認為藝術作品裡,最不被討論的「技法」和「材料」的重要及根本性,就像一株觀賞用的植物,大家驚豔於它出眾的造型或顏色,討論其栽種方法或肥料養分來 源、成長氣候等養成這株植物的重要元素,最簡單卻最被容易忽略的,大概是其生長環境裡最基本的陽光、空氣、水。倘若沒有這三個元素,再怎麼好的肥料、土 壤、植栽技巧,都無法培養出植物。技法和材料對藝術作品來說,就像陽光、空氣水對於植物一樣基本。


技法和材料雖說是最基本的,藝術家卻必須透過不斷地練習、實驗和研究,才能隨心所欲的發揮,承載創作思想上欲表現的觀念。幾乎所有的創作者在學習階段,就不斷地接觸材料,從小學生的彩色筆和圖畫紙開始,到蠟筆、色鉛筆、不透明水彩,色紙或剪報拼貼,隨著創作媒材的不同,作品的面貌也大相逕庭。大學的基礎學習階段,我就拼命選修各種跟媒材相關的課程。媒材的面貌相當迷人,我總是能在各種媒材的碰撞與實驗裡,發現許多驚人的視覺效果和趣味。


越是感到有趣,就越瘋狂的找尋各種新的媒材可能。那時最常逛的不是美術社,而是特力屋、海邊或工地。到特力屋買各種建材(水泥、膠類、補土、漆類);海邊尋找漂流木、貝殼、海砂;到工地撿拾廢棄建材(木板、廢五金)和添加物(木屑、大理石粉、花崗岩粉)。花錢買的東西總是比較乾淨,海邊撿來的則全部要經過泡水多次、濾淨、曬乾,除掉鹽分。工地撿回的材料往往摻了菸蒂、檳榔渣、機油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我總是找來大型的篩子,篩淨後還分桶分罐的裝起來。一陣子之後,工作室看起來也越來越像工地了......

當時並沒有考慮到「保存」的概念,創作動機與其說是表現某個內容或觀念,不如說是表現材料的特性,以紙漿、白水泥粉、細木屑製成的基底面貌非常厚實。顏料方面更是亂來,壓克力和油畫顏料攪拌一起後上色,把色鉛筆磨成粉末後混合白膠製成新品種的顏料,早就司空見慣。仔細回想起來,這些過程非常快樂,也非常青春熱血,每天無所不用其極的東奔西跑,找到新的材料之後就迫不及待地拿回家實驗,煞有其事地做了一大堆筆記,記載著畫面效果的配方和添加物的比例。


「你知道嗎,我最近又在幫某某老師寫書。」在台北唸書的朋友告訴我。
「寫書? 你最好是那麼厲害啦!!」我不相信。
「那些教授常常把我們寫的文章或報告重新整理,然後自己掛名出書,你知道嗎,以前在唸的那些美術教科書、材料學等等,根本就是我們自己寫的。教授頂多是重新整理罷了」朋友篤定。


朋友的話讓我得到一個結論「那些教科書能不看就盡量別看,否則哪天用到自己朋友的東西,還會被他笑」。加上後來在課堂上聽到類似「作品保存是修復師的工作,藝術家只要把創作管好。」的觀念,我越發相信這麼胡搞的創作方式是正確且天經地義的,然後愉快且瘋狂地躲在那個亂七八糟的材料實驗世界裡面,呵呵地笑著。那些作品到現在還放在我的工作室裡,至今已經超過8年,意外的是,這些作品竟然沒有因為油水不分離或者媒材屬性相異而變色、龜裂或變質。


時至今日,作品逐漸在藝術市場上流動,材料使用上就越發小心翼翼。一方面當然不能否認過度混亂的材料會造成觀者對作品保存性的質疑(這時的觀念逐漸從「保存是修復師的工作」,變成「讓作品以最好的面貌維持到最久,也是創作者的責任」),另外也希望在玩過各種媒材後,找尋一種最喜歡或最能夠表現想法的材料,壓克力顏料逐漸變成我創作的主要媒材。


由於不能再那麼不顧後果的使用媒材,我開始針對壓克力顏料的各種特性和極限做研究,大部分的態度仍舊跟學生時期沒兩樣------為了好玩。多年來,幾乎所有關於壓克力媒材的顏料、添加物我都買來實驗過,甚至同樣的東西買了好幾個品牌來做品牌特質的實驗,發現了很多書上沒寫的材料特質,另外,我也開始跟其它同樣使用壓克力顏料的藝術家分享交流這些經驗。儘管如此,到現在還是常常在創作失敗或作品整理收尾的任何一個過程中,在這個已經不能說是陌生的媒材上面發現未知的新效果。


前些日子,FB上出現了一段討論,一個美術系學生提問水性跟油性媒材混合使用後會不會產生問題。許多網友的回應,紛紛「引用」某些材料學的文章或書籍,說明水性和油性的材料收縮比不同,日後絕對會產生變化(例如裂開、剝落或底色翻現)的必然性。雖說這些網友的回答都是有所憑據且相當專業,但不知為何總讓人覺得有點吊書袋之嫌(也許是我書看得不夠,所以酸葡萄吧。)


我認為,不管在任何階段,面對創作都該有勇於突破的勇氣,不斷地嘗試新的媒材、技術、造型或效果,無論身分到底是藝術家或學習者。看書固然重要,但我相信這些突破的經驗來源,還是得靠實作來累積,畢竟「身歷其境」的感受,絕對比「幻想身歷其境」來得真實許多。萬一作品壞了又怎麼樣? 它大不了就只是一件作品嘛。沒錯,也許性質相差很大或收縮比不同的媒材混合會造成作品日後在保存上出現某些問題,但誰又能知道,是否因為這種媒材不相容的差異,讓它們在碰撞的過程中產生前所未見的新效果,為我們這個不斷被宣告「繪畫已死」的藝術類型,開拓另一個新的可能?

學生時期混合白水泥,壓克力顏料, 紙漿, 白膠和油彩做出來得作品
到現在還是對壓克力顏料性質做各種實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