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你需要的不是小確幸,而是放聲大開心 / 小鴨與黃柏勳的故事(文 / 鬼牌吳)



(文 / 鬼牌吳)

臺灣除了前陣子的相關社會新聞外,最有藝術價值的新聞,可以說是人見人愛的超大小鴨。目前正在高雄展出,不好意思,是在本人的故鄉展出中,所以偷偷打個廣告。

那黃柏勳與它之間,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沒錯,我是來亂的!!

但據知情者表示,如果他以前做人再失敗一點,可能他今天就沉在現今小鴨展出的光榮碼頭了。(本消息由留法劇場表演者吳X恩為我們獨家披露)

小黃鴨,它的背後故事以及寓意,我相信在google大神的幫助下,大家一定都而熟能詳。這裡我就不多加詳述。藝術家本身希望的的是藉由作品本身的視覺印象,讓人回想童時的天真無邪,讓觀者洋溢著一種幸福的滋味。雖然,在臺灣許多人從小都不是跟著小鴨長大,但也透過了天真可愛的外表,逐漸的被這股邪惡的幸福氣息給佔據~囧


安靜的花  壓克力彩.  畫布板  23.5x23.5cm  2012
說到天真、自在的幸福氣息,其實臺灣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也能讓觀者體驗著視覺開心。黃勳,他本身也很努力的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我記得我小時候,黃柏勳叔叔有次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如果我的作品,只要能讓這世界一小點的人,甚至只要是一個人,感覺到幸福,那作品本身就完整了。」(畢竟這是年代久遠了,所以內容如有出入,請洽黃叔叔。)那時的我,就如同蔣中正看到魚逆流而上一般,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烈火,想要吃份炸魚薯條!?
而今天的社會,充斥著許多不一樣的聲音,但都是要我們生存在一個往前的社會,因此忘記了存在的開心面。甚至我看到朋友臉書上的po文寫道:現今社會生存生活更重要共勉之。只能說大家真的都很努力的生活阿~太多政治、社會新聞,負面的媒體報導讓我們忘記了,其實我們活在一個很努力進步的社會當中,其實是很開心的事情。

所以在黃柏勳他的作品內,除了之前文章有提到,他是如何反應出的生活狀態,使用這樣鮮明的顏色,去面對不一樣的社會,使用的是一種快樂的心境表現。關於他的顏色使用,在臺灣的「學學文創志業」的「學學台灣文化色彩」也將他的顏色使用為大家做了分析,整個概況在這裡有連結可以點入參考: http://www.xuexuecolors.com/index.php?xue=3

快樂星球 - 雙子星(粉紅漫遊II )65x65cm  壓克力彩  2011
裡面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顏色表現上,粉嫩、高明度(註)都是他主角的主要表現色,即使背景或是整體氣氛營造使用了偏暗色系,也不會感受到黃柏勳在畫面中表現出負面感覺。而這樣的幸福滋味,並不是什麼市面上正在商業化的「小確幸」,黃柏勳所想要的,是你開心的大笑,或是快樂地與他人分享那感覺。黃叔叔他總是跟我說:「好的、有的、快樂的東西,應該是大家一起分享,我們要一起快樂,這樣才有意義。能擴大的那種開心的感覺,才是世界大同的開始。」(讓我又忍不住想要來另外一份炸魚薯條了~囧)試想,若總是默默的自己自HIGH在屬於你自己的當下,那不是多麼可惜的事情。黃柏勳正在努力產生那些讓人幸福的作品,是那種他所想表現的,觀看的人(妹子)能在愛上作品(他)之前感覺到幸福。

那,他就可以開心的繼續完成下一張幸福目標。

快樂星球 - 衛星3號(微光)  65x65cm  壓克力彩  2012

2013年9月19日

《未完成 To Be Continued…​》五人聯展

 
展覽DM

展覽名稱未完成 To Be Continued
展覽日期2013914() – 1012()
展覽時間10:00-19:00 (周日休館 歡迎預約參觀)
展覽地點:亞米藝術(YAMI ART SPACE)
展覽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668
聯繫電話(04) 2301 2252 0922-005541
開幕茶會915()  230pm


 「時間不停前進,沒有止境」每個人內心裡一定都會有許多夢想,有些或許遙遠、有些或許窒礙難行;藝術家們在創作的經歷裡,需不斷地透過學習,吸收養分、吸取新知,不論遭遇甚麼,仍要勇 敢在無法預知發生的未來,繼續堅持自我的熱忱與信念,大步向前。每個人生都有不同階段,哪怕是短暫的瞬間,也樂於享受那片段的美好,過程中永遠都有精彩的 花火;也因為未完成,所以要一直持續下去…..繼續實現這條路永遠未完成的期待。

黃柏勳  /  1981年出生於高雄  2011擔任強占民宅藝術工作室參謀長
透過壓克力顏料的質感,表現它有別於其他創作媒材的獨特性質,探索其表現性與各種可能;另方面思索當創 作者進入一個源自現實,卻有別於現實的虛擬時空所形成的各種陌生圖像。前者涉及物質質地的開拓與擴張;後者涉及拆解、重組、混搭、拼貼和擬造各種不定型形 象。這兩個重心都指向創作者關注與環繞的生活範圍。

遙遠靜默 - 致草間(silent distance, to honor yayoi kusama)  60x60cm  壓克力彩  2013

黃柏維  /  1982年出生於台東  2010 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
黃柏維創作的根源仍然來自於對生存現狀的有所感;他將那些與現實世界若即若離的視覺符號,轉化組構成另一個更直觀的空間,而在這個介於真實和虛構間的曖昧地帶,試圖描述的是另一種真實——類似於那些被傳頌已久的幻想、寓言和神話。

倒頭栽 3  30 x 30cm  膠彩、壓克力、麻布  2012

陳衍儒  /  1984年出生於宜蘭  2012 華梵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畢業
〈偽山水〉系列是對於故土的思念與投射,也是自身對於外在環境的看法。將生活所發生的事情、感想,解構 為單存的點、線、面組合,使圖像的符號與意涵產生斷裂,成為新的符號化圖像。對過去記憶的依戀糾結為某些詞彙,成為孩童時強烈的鄉愁、思念的投射,延伸為 作品中不斷出現的點狀物,不論是實點或虛點,皆隱匿著這種複雜情感的依戀,點與點之間恰似山水畫中皴法的重複交織,產生共鳴,並出現更多層次,建構出山 形,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隱匿某些自我的鄉愁。

迂迴的深色河流  60.5 x 72.5cm  壓克力彩 畫布  2011

陳科偉  /  1984年出生於台北  2010 華梵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作品藉由花朵與女孩作為創作的符號,傳達愛與美、樂觀、積極正面向上的能量,永恆不朽地在眾人面前綻放開來;雖然時間無法停留在最燦爛的時刻,但已留下那璀璨的瞬間。藝術家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語彙,高彩度的畫面及細膩的筆法,呈現出生命中瑰麗的幻夢之地。

不哭單  50 x 50cm  油彩 Gesso 畫布  2013

陳邑  /  1989年出生於高雄  2013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所在讀中
夢是一種很私密的意識模式,尤其夢中夢更是交疊現實與虛假的一種潛在行為,在創作過程中,試圖找回經由 夢境轉化過後的符碼來重新置入模擬的空間,並且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超越第三者)來觀看內容的互動。透過片段記憶的重組來找回最初做夢的情感,期待藉由經驗 的重新思考能更理解自我,不求釐清現實與否,只求好好的來一場美夢。
沒有逃亡的風景  33 x 53cm  複合媒材  2012

2013年9月10日

遠方的天使,跨越時空的預言與天啟。(文 / FiFi)



遠方的天使  40x40cm  壓克力彩  2012

文 / FiFi


電影《回到未來》的片名總令我不解,常想,這詭異的語境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充滿疑問,到底『未來』要怎麼『回去』?

偶然間,我想起好久以前收藏起的一篇創作自述、兩幅圖畫(),記得初次遇見這畫作的當時,讓我想起了一個只見過一次面的朋友,那是多年前的某個寂寥冬夜,在舊友聚會中認識了朋友帶來的新夥伴,Y。這世界上有兩種人會與大眾或公共場合格格不入,一種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其二是彷彿靈魂出竅般地站在外圍觀察所有人事物。

乍看Y,一個人待在角落沉默或突然地微笑,你會以為他是第一種人,或許正自顧自地幻想自己與聚會中某人的一夜豔情,這無傷大雅,生活裡多的是像這樣享受著瘋狂失序的人,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在聚會中找到能引起熱烈討論的共同話題。當晚主題依舊圍繞著「為什麼總遇不到正常的戀情?我只是想好好地愛啊。」席間必得要穿插幾段腥羶色的插科打諢,好讓放縱的慾望把失能的戀愛烘托得不那麼失常。

「對!我們都學著放下,這樣才能繼續向前走啊~」一個剛剛失戀的朋友擦掉眼淚,向大家舉杯高喊著彷彿某種直銷大會的激勵口號,不出預料地所有人也突然像被電擊一樣反彈起手臂猛力舉杯。我縮在角落沙發看著眼前一波波不斷激起的雄心與雄性,有一種看見森林動物野獸們密謀獵殺獵人的錯覺,只是他們真情地太可愛了,都幻化成了好萊塢動畫片裡的角色,又想到電影裡那些被當作炸彈丟來拋去的小白兔,一個人笑了。五秒過後,等回神過來,發現另一個角落沙發裡的Y正直盯著我,並起身走了過來。他會跟我說什麼呢?冷場焦慮症逼急了腦子瞬間閃過今晚的失戀主題,要單刀直入地就供出最慘烈的那一段情史嗎?還是乾脆擺出一副受過很重的傷所以無言以對的模樣?「不好意思,這是你們加點餐點。」服務生的出現,讓人鬆一口氣,聚會點心的用意,不只是用來塞牙縫而已,還可以填補空洞的交談。「放著就好。」我說,轉頭,已經坐到同一張沙發上的Y微笑著。

「哪裡好笑?」
「沒有,你說,放著就好。」
「這句話怎麼了嗎?」
「沒啊,剛剛大家在舉杯的時候,我才在想,要放下什麼啊?我們連自己有什麼說不定都不清楚,看到你也在笑,我以為你想的跟我一樣,然後你剛剛就說了一個我覺得很妙的答案。放著就好。你知道嗎,放下,是需要一個很確切的答案的,但我覺得人的生命中,疑問比答案要多上千百倍。」

我沒答腔,看著說完話就自顧自拿起點心咀嚼的Y,原來,他是格格不入的第二種人。

第二種人其實很微妙,善於觀察,熱衷思考,當別人都誤以為他沉溺在自我世界時,其實他正看著所有人,在那當下,他既不是獵物也非狩獵者,他是一座森林。

多年後,我在黃的部落格中,被這兩幅同系列的畫作秒瞬吸引,一個大圓球漂浮半空,裏頭都有個像人的影子,數個小圓圈沉澱底層。那樣的漂浮,到底是即將降落、還是脫離?是人將墜落幻化為同一攤泡沫、還是脫離泡沫之後慢慢成形為人?甚至,連大圓球中是否為人影,都難以辨別。

突然就想起了多年前只在聚會中偶遇一次的Y,還有他在我給他的答案之外的再詮釋。

『要放下什麼?我們連自己有什麼說不定都不清楚。放著就好。因為放下,需要一個確切答案,但人的生命中,疑問比答案要多上千百倍。』

在充滿疑難的生命裡,難解的畫作變得正常許多了。我釋懷地查看作品名稱:遠方的天使。

這命題,像極了某種被說中的預言。

原來,遠方的天使,Y,莫名地解開了我對電影《回到未來》的語境困惑。我們總是期待能夠改變過去,那是因為,我們知道了未來的答案。每一個現在,都是過去的未來預言。

如同當我們已經三十好幾,知道自己如今還未能找到正常的戀愛與良伴,於是天馬行空地幻想,回到十幾二十歲的第幾任戀情中,好好把握那個到了三十好幾還難忘的戀人。在那個幻想情節中,我們會說著現在已發生、也就是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警示過去的自己。在那個幻想中,每一件已發生的未來,對過去的我們來說,無疑都是一種預告。

我不禁認為,Y,是未來的我,回到過去,對自己說下「無須努力放下,放著就好。」的警示預言,他是來自遠方的天使,和這兩幅畫作一樣,包含著一個人與無數個靈魂,重複辯證著生命的誕下、融合、脫離,最後成為一個不分過去、現在、未來的神祕宇宙,永生永世地傳遞有如天啟的訊息。

黃的畫作,也成了一種預言。在繁複多變的圖像中,有太多難解難懂,半空中的球形體裡頭到底是不是人?雖然他的創作自述中解釋了,那是人,而且這個具象形體的出現徒惹爭議罵名,但在仍不懂的時候,那充滿遐想的畫面卻已讓我心動,想起某個人、某件事,在眾多錯縱複雜的記憶線上,直到看見作品的命題,才彷彿得到一個可以梳理一切的答案。

對我來說,黃的作品命題,都像是一則得以證實過去的未來預言。

我私自認為,預言的美感,並非它能多麼精準地站在現在預測還沒有發生的未來,而是在生命某些不知名的時刻,你會覺得突然地與它相遇了。這是為什麼,就算命理師為我們排了命盤,我們仍期待在街頭轉角遇見某個讓自己心動的人。預言的美,在於提醒你生命有所期待與希望,而非為你精準具象地描繪出某個人事物或場景。

所有的心動,都網羅密織了千萬種情緒,『感受』一詞在觀賞者心動的望遠放大鏡下,緩慢推移成浩瀚星空。在那裡,每顆星都有自己的興衰史和光年。而其實,預言者自己也身在其中,摸索著自己的生命線,企圖為人生構圖,在知道要什麼與不知該如何是好之間塗改修飾。

只是,既知預言,人們又為何會在天馬行空的幻想過程中建構出不同的藍圖?要回到過去靈感或事件被觸動的起源不斷地改變?那即是美好的期待,或許對抗命運、或不認命,正是希望所在,促使我們再次起心動念,繼續追求光年之外的另一個銀河系。

對於從不知藝術鑑賞為何道的我來說,作品與創作本身的『美感』,是如此由來。在心動的遐想中,無需語境、象徵、詮釋,創作者和觀賞者皆不會被均質化成一攤泡沫、或異化為一個脫離的泡泡球,我們天馬行空地變化著,成為任何一種述說這個宇宙的媒介。

紛亂如絮的人生運勢,不是我們抓住了什麼,而是那一閃心動的靈光,觸及了一絲一縷,注入生命力,由此,不知所云的虛無飄渺,才一一有了質與量,成為自由的意念,安穩落地,並生根為作品的『命題』,也是創作者為生命所記錄下的證言。

而原來啊,作者的命題預言,之所以成為觀者的神祕證言,只因其為有靈性的生命圖像,如此自由並灑落地隱現在個人的星盤之中,等待著我們某一天某一刻,不期而遇。

這個偶遇、突如其來的心動,若能使我們延續其中的生命力,不畏艱難地不放棄探索自身、此生眾多多於答案的疑問,終才能為愛。

那已不是那一晚喟嘆著情愛困惑難題的我們,而是如同黃在《遠方的天使》創作自述說的:它們討論「人之所以為人」這件事,究竟我們活在世上,關注的是什麼、捍衛的又是什麼?

如同知道應該放下、放著就好,卻依舊拾起情感閃爍奪目的謎題,小心翼翼地懷揣著所有可能發生的答案。我們關注那些預言,卻捍衛著可能還沒有實現的期待。那是希望的原型,也是人之所以為人,不被疑難擊倒的本能。

它將持之以恆地護衛並帶領我們跨越時空,思考那些並非偶遇才觸發的事情、回顧不同生命個體如何交錯相連緊扣,從而漸漸生成的共同意義。我們都可以是別人或自己的天使。

因為包容著所有的,就是愛。

註:《遠方的天使》作品圖稿與創作自述文章連結

遠方的天使  40x40cm  壓克力彩  2012(右)

遠方的天使  40x40cm  壓克力彩  2012(左)

2013年9月1日

慶典之前的場地整理 - 他是如何開始豐富的? 談黃柏勳的過程 (文 / 鬼牌吳)

文 / 鬼牌吳
文 / 鬼牌吳


豐富又寂寞裡,那是我不認識的黃。那時候的我們一南一北,各自有著不同的世界,強民宅尚未成立,我們只是偶而會交流的學長、學弟。活在那當下,快速、刺激又多彩的大都市,我猜想我能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系列產生。但沒想到,實際詢問他的想法以後,居然跟我的預測有些出入~囧。
問答如下:

我:過去一段時間你待在台北,畢竟那不是你的家鄉,再怎麼熟悉也不比南部,對你來說會不會有種邊緣化的感覺?

黃:臺北的生活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創作養分。要是沒有臺北生活的體驗,我現在絕不可能是個藝術家。邊緣化倒是不這麼認為,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自認還不差,何況臺北共同生活的夥伴們,大部分都是從南部一起上來的,大家彼此有個照應,我甚至連在臺北也幾乎只講臺語。(搞了半天,是自己把台北人邊緣化了~囧)

拜金主義  壓克力彩  100x100cm  201

原本預估的結果,是可能會如同戲劇小說般的淒慘發展,在外地飽受空虛寂寞覺得冷,因而奮發努力創作之類的
..........(看來,是我電視、電影看太多了)而這樣的猜測,是因為我來自那個城市。在那樣華麗的首都,我體會到那個氛圍的空虛,但畢竟那不是我們真正的家,很難找到所謂的歸屬感。我們出生在異地,青春在異地,主要思維產生在異地,為了任何理由(生活、理想、伴侶……)進入那一個空間內,若是就好比燒紅的熱鐵放入水,只能抱著自己滾著冒煙。(如此這般的舉例,太誇張了~囧)但我相信如同黃柏勳所說,這樣生活環境的激盪,產生許多當時很重要的創作養分。


***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樣的城市當成一個創作養分培養地,他是這麼說的:
我:為何選擇台北?你適應嗎?回到南部的原因?有想再回去嗎?

黃:我一直很害怕到陌生的地方去生活,但為了澆灌生活的養分,我很清楚到陌生城市的必要性。這個理由讓我從大學畢業後不斷的選擇到陌生的地方去居住或駐村。包括墾丁、枋寮駐村,也因為這些經驗讓我在各地辦展,進而認識更多的都市,唯獨台北除外。

碩班畢業後一直想著未來該何去何從,高雄是國內第二大都市,在當時的概念裡,城市氛圍應類似臺中,想著既然我的環境無法容許我出國深造,那麼最起碼到全國最大的都市去看看。(多麼標準我們南部小孩的思維阿~)

在未離開國土以前,多多少少與他交流了許多觀念,為了本篇文章,特別再次詢問了一些相關細節。畢竟我忠厚老實、剛毅木訥,不善巧言令色、吹捧虛構,希望觀者能得到最真切的資訊......離題了~囧。所以,繼前篇序言之後,希望帶給大家認識真正的黃柏勳,他真的不是靠那甜膩的外表、花俏的言語以及師奶的功力來詮釋與推銷他自己與作品。而是真的經過了許多時間上的打擊、磨練,才能成就他今天如此有(厚)自(臉)信(皮)的創作狀態。

回到主題!
豐富又寂寞這個標題的對比,來自作者本身的裡外,是心境跟外環境。但能談在不同的面向:是寂寞的自己與熱鬧的環境;是空虛的生活與飽滿的創造靈感。多種不同的對比激盪下,衝擊出這一系列的開始。雖然黃柏勳本人對於他當時在台北的狀態感覺適應,可是如同我對他的理解,他的作品是誠實的!(本人我不敢保證),如果有空看看他的作品歷程,各件作品所釋出的能量,其實真的可以察覺很多作者本身的身心靈狀態。如同許知名的經典創作者一樣,當作者用心經營他的創作的當下,潛意識就會將他自己的狀態放入到作品當中,可能是他的家人、愛人、心情狀態、性生活美滿否等。

前面提及了藝術家他外在的創作環境轉變,因而影響到他的性生活!?不是啦,影響到創作內容。所以在本篇的最後,拿出一些黃柏勳早期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討論當作過門,希望能與下篇文章做點銜接~囧。

 ***
早在
豐富又寂寞之前,他本身的創作風個不是如此繽紛外放,而走的是低調華麗!?使用了低沈的顏色、強烈的凹凸肌理搭配簡單的線條畫面構成,是完全異於現在的作品型態。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藝術家本人是這麼說的:

我:你過去的作品中使用了許多基底
(大學、研究所時期),怎麼放棄了過去肌理與寫實的畫面物件?

黃:以前的東西因為太過熟練,讓我覺得好像還來不及思考就直接畫出來了,那種感覺不像「創作」,像「製作」。決定成為一個藝術家以後,我告訴自己不能去依賴那些過度熟練的東西,卻躲避了原本生疏的東西,所以第一個就是放棄肌理。

不過,事實上也沒有放棄,我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呈現。我對那些過度凹凸的肌理和色彩滴流的構成有一定的心得,我認為平滑的畫面也是一種肌理,我可以試著利用這種特性,去表現凹凸的畫面沒有辦法辦到的效果跟可能性所以現在的作品反而比較強調平滑感。

不過,由於還是喜歡手工的東西,我認為能夠拿筆在畫布上畫圖的感覺很棒,我強調「畫」這個動作,也不喜歡將畫布的打底完全抹除掉布紋。另外,我會盡量讓畫布繃得有點彈性,不至於太緊,我喜歡那種觸感。
(所以本段重點就是,他喜歡有彈性的,不可以太緊~哪裡怪怪的?)
文明之後 - 孤立  112.5x145cm  複合媒材  2004
對於畫面展現,透過離開原本自己所熟悉的狀態,重新歸零的培養狀態,與他本身選擇創作環境的概念相同。(簡單來說,他根本就是個M,在被虐中找尋快感,小朋友不要學,叔叔有練過!)這樣看似簡單的轉換,對於有創作經驗的朋友來說,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有多困難,這樣比喻好了:感覺就好像下班時間走在高雄市的民族路上,你趕著回家大便,卻發現走過頭想要回轉。並非辦不到,只是需要一些時間......(這什麼詭異的比喻?)
文明之後 - 迷走  112.5x145cm  複合媒材  2004
***
這樣的改變在2008年開始,也正是小弟弟我第一年的碩士生活。(但跟我一點都沒關係,只是要顯示年齡差距罷了~囧)黃柏勳他那段時間大量練習了不同方向的作品,他自己是這麼說的:

我:從樸實的色彩,到豐富的顏色呈現,怎麼有這樣的轉變?

黃:這個問題我得呈上一個答案。決定將藝術家做為終身職之後,我覺得一切都得重新打掉重練,於是我進行了一個系列的作品,叫做《
Vaguely Conscious - infity》(http://www.flickr.com/photos/huang_bo-xun/sets/72157622967110696/),從黑白開始做,大概畫了8張後才進行單色的彩色《Vaguely Conscious - Rainbow》(http://www.flickr.com/photos/huang_bo-xun/sets/72157625919366373/)(以下簡稱「彩虹」),然後才漸漸變成多色的組合《既豐富又寂寞》,而《跌雷嘻》則是「彩虹」和「豐富寂寞」之間過渡的作品。(我只想說,裝什麼逼,取英文名字有比較厲害咩,我極度懷疑他打錯字了~囧)
 
Vaguely Conscious No.6-雙生  複合媒材 75x150cm 2008

但畢竟我這裡只是短暫的介紹,可能無法說到他的精隨,所以筆者很貼心的附上藝術家本人自己提供的創作流程,給大家參考:http://arches3645087.blogspot.tw/2013/03/normal-0-0-2-false-false-false.html


***
 
但說真的,因為我真的有幸能看到他的創作歷程,所以有機會這邊介紹這位作品有趣,人也有趣的年輕一輩藝術家。(長輩我也不認識,也沒資格寫~囧)現階段的作品中,真的都可以看到他過去所走過的民族路,所以在此藉由個人與黃柏勳的交情,迫使他拿出那些不堪的過往。用以介紹,這樣一位年輕一輩在創作上非常認真的藝術家(雖然人的品相見仁見智,據說是楠梓童顏奶油小生第一把交椅。)

但這樣如此的開頭,絕對不是要捧他的
LP(這種事情交給袥也哥),因為接下來我要使用幾篇文章來分析、解釋、討論黃柏勳在作品上有趣的點,有機會也會順手放上他的私密野史......究竟作品視覺表現上有牽扯了什麼愛恨情仇?或是透過滿意的私密領域,他表現了怎樣的風化雪月?鬼牌吳推了一下眼鏡後,會在之後的文字當中告訴你們,案情真的很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