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強占民宅 / 快樂時光 * 就此別過

 
強占民宅的最後一夜
左起 : 康樂股長,參謀長,執行長,警衛

在「強占民宅藝術工作室」創作的日子,是我這輩子至今度過最快樂的時光。

***

2010年的8月份開始,因原本上班的公司倒閉,打亂了原本規劃好的生活,過了一段頗顛沛的日子。當時曾短暫在碩班同學開的才藝班裡租個角落權充工作室,而原本在這個後來命名為強占民宅的廢棄空屋裡創作的藝術家「黑雞先生Mr.Ogay)」也正想找伴一起工作,於是邀我一起來經營這個空間。雖說過去幾年來一直從沒間斷創作,但我正式成為全職創作者,也是從進駐民宅開始。

2010年冬天 , 強占民宅正式成立
每天在民宅一起創作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

民宅的歷史不用多說,它的故事早已在粉絲和好友之間流傳,在此想提的,是將這段日子的生活和事件做個回顧。事實上,強占民宅成立至今約莫兩年的日子裡,我使用不到一年就搬回高雄,感念這段時光的美好,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找盡理由回來看它,儘管有時行程匆忙或明知黑雞不在,但進門坐個一分鐘,屋內外走走做個些微打掃,或者吹個冷氣都好,都好。

民宅的人情感融洽,雖然大家以此為根據地,但各自都有活動在身,能全員到齊一起吃頓飯的機會總是非常有限。儘管如此,我們仍舉辦了買不起路邊藝博會春酒、尾牙、員工旅遊和不定期的民宅火鍋會一起同樂,也許有人晚到、有人先走,但大家湊在一起說笑打屁,總是讓人短暫忘憂。

2011年底的強占民宅尾牙
民宅員工旅遊後 , 一起在馬公廟吃熱炒

 我們連接合辦過幾場展覽,第一檔是電資病事件講的是關於現代人使用3C和電子產品過度所引發的相關疾病(當時這個破屋還沒正名為強占民宅),那是個智慧型手機和Facebook還沒盛行的年代,如今看來,這個不正經的小展已經為當代文明病和低頭族出現做了一語成讖的預告。我們搭配展覽推出好心美好報》,也成為強占集團第一批賠錢的刊物。出乎意料的是電資病事件後來變成巡迴式的展覽,分別在高雄橋頭白屋、台南知事官邸和IS當代藝術空間展出。

電資病事件  佈展現場
民宅第一個賠錢的刊物 好心美好報

強占民宅上過許多報紙、雜誌和採訪。許多名人和過客都成為我們的粉絲,除了繪畫類的藝術家,藝評人、導演、搖滾樂手、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各地大學老師、和刺青師傅,都是我們的好友,動輒在門外取景的攝影外拍族、遊客和婚紗新人,都曾在此留下身影;這個空間也有詭異的怪朋友,「曹腥城」是個罹患碎碎念病的重症患者,每次他走進民宅,我就得和黑雞想盡辦法、找藉口或假裝吵架快閃離開(畢竟是個愛與和平的空間,沒理由趕客人嘛)。「七仔虧」是一個有點口吃的小弟,一天到晚吵著要我們為他介紹女友,他是附近環境的清掃工人,後來據說因為到處跟女學生要電話而被解聘,我和黑雞都合理懷疑那是變態林書楷告的密。還有「五妃里里長」和學校教官,對於到處找空白牆面偷畫圖的黑雞相當感冒,我們也很不客氣地結下樑子,那些趕不走的野狗在門口拉下的黃金,我們全都算在里長頭上。


強占民宅接受藝術媒體非池中的採訪

強占民宅上了介紹台南老屋的雜誌

許多社會賢達人士在民宅留下身影 / 圖左為超級大師林珂葳 , 右為黑雞先生
新台灣壁畫隊一哥  前高美館長李俊賢也是民宅之友

因緣際會,民宅的藝術家們都成為「新台灣壁畫隊」(簡稱:新台壁隊)的成員,開啟了南征北討畫壁畫的日子,我們在高雄橋頭的白樹社區、筆秀社區、甲圍社區、新莊社區進行深入鄉鎮的壁面彩繪,隨著新台壁隊的移地創作計劃,也到南投埔里紙教堂、雲林虎尾和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進行蓋白屋,這些作品在今年的4月到北港朝天宮,組成陣頭參加媽祖繞境活動。塗鴉人黑雞先生,也和林書楷征戰各地,到台北三峽、高雄國光客運總站、天母誠品、敦南誠品等地發揚塗鴉精神。2012年的7月,我們甚至到嘉義蒜頭糖廠進行巨型公仔(公共藝術)的彩繪。最後,民宅外觀與附近各地的塗鴉,也應在此記上一筆。

各地南征北討的壁畫生活

2012年的3月,強占青春是在預知民宅即將結束之前的最後一次聯展,地點在東京原宿,展覽的主軸除了標榜「強占(Squat)」精神對創作的重要性,幾個年過25歲的藝術工作者,也希望藉由展覽抓住青春的尾巴,謹記過氣青春的美好,同時向過往的青春告別,同時也提醒自己和觀者: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對藝術的堅持、對台灣的支持,對我們那即逝或已逝的春青,亦若是。而配合此展的明信片果不其然又讓我們再次虧錢,民宅從此決定不再動「做印刷刊物賣錢」的歪腦筋。


強占青春展  民宅首次進攻海外的大型展覽

2012728,強占民宅舉行回歸祖國歡送趴》,廣邀親友和一直以來支持民宅的粉絲們在此相聚。大家都知道,這個空間對我們而言只是個階段性過程,有個地方能讓無償玩兩年,甚至免費供水供電供冷氣,再怎麼說都已經賺了,我們在這裡打了光榮的一戰,煙花滿天。接下來各自分開,要當兵、要出國、要搬家、要畢業或者要創作,總之一定會再相遇。最後的一夜沒有感傷(粉絲們似乎比我們更捨不得),仍舊嘰哩呱啦的說著不正經的笑話,然後討論著下一步。

各位親愛的粉絲和讀者,感謝你們對民宅的支持和愛護,隨喜豬在最後一夜進行「殺豬大典」。雖說民宅是個非營利單位,不過它的營業總額高達新台幣1110圓,我們也很不客氣地將隨喜豬換成啤酒和美食來招待各位。

當晚搭夜車回宿舍的路上,想起了在民宅創作的這段日子,有好幾次畫到半夜12點,回家洗完澡準備就寢,突然想起擺在架上的未完成畫布被立成菱形,擔心半夜會有地震,於是又騎車回去,將作品平擺回桌上。然後我知道,創作對我來說一直是最在乎的重心,一直都是。


民宅創作時 , 畫布總是立成菱形
 
歡送趴之後,將民宅稍做整理,我們決定將接下來的集散中心,移到高雄「強占民宅亞洲總部」(也就是在下的工作室),黑雞也將民宅外觀的塗鴉和彩繪全部刷白,回復成進駐之前的模樣。他說:再見了民宅,謝謝你帶給我2年的快樂時光,來過民宅的訪客們,你們應該感到開心,因為你們見證了這棟建築最光輝的時刻~。萬樂芙~

民宅的最後一天 , 任職總執行長的黑雞將原本彩繪的壁面還原成白色


我們站在民宅門口向它敬禮。
沒有它,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我們永遠感謝它。

在「強占民宅藝術工作室」創作的日子,
是我這輩子至今度過最快樂的時光。

***

2012年底,民宅的藝術家將舉行一個大形的學術性聯展《強占恩仇錄》,將過去兩年關於民宅的一切作個總結、紀錄和整理,並且公開發表,我們一起期待。


2012年7月23日

強占民宅 回歸祖國歡送趴


歷經風風雨雨,又是遭逢里長關懷,又是巧遇某校高層長官臨幸!以及在各界前輩的關愛之中長大的「強占民宅藝術工作室」,將要在今年本月月底回!歸!祖!國!~的懷抱!

恰巧剛好狹路喜逢龍年,也是建國一百年又多一年!要慶祝執行長(黑雞先生)剛好在這個時候取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及回歸死天龍國;參謀長(黃柏勳)也不小心的成為藝術界當紅黑鍋炸子雞;康樂股長(吳晏銘)也順路回國拿東西;變態(林書楷)繼續在藝文界變態ing;民宅文膽(施建伍)不巧也要出國深(跑)造(路);民宅警衛(大胖)正巧休學又復學又休學,如此這般地普天同慶、皆大歡喜又是大發利市的這一個月,想當然而也要來爽一下,慶祝實體店面回歸祖國!

想要跟我們一起嗨嗎?想要跟我們一起爽嗎?想要跟我們一起變態嗎?參加辦法很簡單,請遵照下列所示即可:
1. 出席者請著正式服裝,以表示你的民宅的敬意!男性以不要比參謀長帥為主;女性請穿布料越少越好,若以比基尼出席整場活動,提供民宅特調乙杯。
2. 出席者需攜帶當晚自身所需之用量的飲料、食物。本單位不提供吃到飽服務,但會提供少量男性壯陽、女性美容的點心
3. 當天活動名額有限,確定參加者再給予回覆,若不出席,不按參加我們也不會恨你,請放心!
4. 帶著一顆誠摯的心,來歡送民宅回歸!

這麼重要的歡樂時刻,期待嗎!?不要考慮太多,在這歡樂的夏天一起來玩吧!活動當天不要期待有任何表演,我們將以莊嚴肅穆的心,歇斯底里的行為來歡送這一切!!!當天會有提供摸彩活動,由全體民宅工作人員各自提供獎項,這麼爽的事情去哪找?來爽就對了!!!


維護世界和平以後還是繼續靠我們了!!!

執行長:黑雞先生
參謀長:黃柏勳
康樂股長:吳晏銘
文膽:施建伍
警衛:大胖


民宅全體人員誠摯邀請您!!


***
另外 , 在此附上強占民宅的相關簡介
C'est notre group!!! 「強占民宅藝術工作室」
強占民宅藝術工作室



***
 另外,民宅垃圾拍賣趴即日起隨時登場中~

7/24至30號,想撿垃圾或寶物的民眾隨時可親來民宅挑選與您心靈契合的物品,清空民宅,隨便賣啦 !!!

2012年7月17日

粉樂町2012 / 粉角色 ( Power of Color )


粉樂町2012

 
粉樂町,這座無須門票的無牆美術館,是夢想與真實交鋒的第一線,也是藝術讓生活更美好的實踐。2012年邁入第七屆,推出「粉角色」(The power of color)主張,意在望見城市各「角」落所聚集的創意能量,並以「色」彩感染力為行動,除了視覺上的觀察與回應、擬仿與再造之外,更是在穿越觀看表層後 思考顏色/角色,所隱藏的意涵與其可拉引的正向力量;它關乎選擇、身分和認同,是人們辨識世界的管道,與環境對話的方式,亦是個體被世界識別的重要方式。 2012粉樂町展覽場域落點在一幢走過繁華的洋房、一條聚集新銳創意與風格生活的街道,和一棟具有歷史意義與未來開拓性的文化古蹟,四十位來自國際與臺灣 的參展藝術家,在臺北東區與城市空間對話,持續挑戰日常生活的美感潛力。
 
一起來吧,以如旅人般新鮮渴求的雙眼,望向你已然熟習的街道與居住的城市,做個粉角色,擁有一顆好奇好玩的心,顛覆想像踏出框架,與粉樂町一起用顏色的力量繽紛生命,品味生活中的每個美好角落。
 
展覽時間:2012/7/21-2012/9/9
 
開幕活動:
[7. 20粉樂町‧開幕派對]
17:00-18:00 開幕儀式 / 主持人:黃子佼
18:30-19:30 粉角色演唱會 / 演唱者:韋禮安
地點:富邦人壽國際會議中心 (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08號B2)
 

展出地點:大安56、臺北東區店家x 15、松山文創園區

另外,在下得參展地點在-->

             LACOSTE L!VE  忠孝門市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3510號)

 

參展藝術家
Chimerik、Heidi Voet、Magda Sayeg、Marina Cruz-Garcia、大江慶之、吉川公野、宇治野宗輝、朱盈樺、池田朗子、李佳祐、杜珮詩、岩崎崇、林怡芬、徐永旭、徐瑞憲、徐薇蕙、康雅筑、張子 隆、張永達、許旆誠、陶亞倫、袴田京太郎、游文富、黃彥超、黃柏勳、黃華真、豪華朗機工、劉小康、劉文瑄、劉瀚之、蔡筱淇、鄭秀如、澤拓、賴易志、戴翰 泓、鍾順龍、鍾舜文


場地協助
台北市政府文化基金會、太平洋SOGO百貨復興館、無边品牌概念專賣店、3NITY、 asana 、é lan Hair Concept 、Cath Kidston 、KURA CHIKA TAIWANⅠ、LACOSTE L!VE、MISCHIEF、PHANTACi 、Rita House 、SKONO、VVG Something好樣本事、VVG Bistro好樣餐廳、WILLIAM RAST 、WISTORE

2012年7月13日

女性藝術乎?

Judy Chicago的代表作《晚宴》

書寫本文之前,首先坦承個人對「女性藝術」的認識不深,內容也對此沒有申論之意,純粹對「女性藝術」四字之接觸有特別的經歷和心得,所以拿出來分享,倘若您是此領域的專家或前輩,希望能對我的觀念多多指正,也請您高抬貴手別太用力批評。

另外,,女性藝術跟女權運動雖然有共同的訴求卻也不完全一樣,,也請大家稍為注意一下,或者google一下。

***

女性藝術通常有女權運動(或女性主義)做為背景,大抵是對父權社會的反抗。翻開女性藝術的資料,大部分的圖像離不開花辦、洞、裂縫等等讓人容易聯想女性性器的圖像,甚至直接以陰戶做為創作主題,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可推1979年的Judy Chicago的代表作《晚宴》。但我不解的是,為何女性的藝術家以陰戶為創作主題,就較易被歸類(或自己歸類)為「女性藝術」,倘若男性藝術家以陰戶為創作主題,那麼也能算「女性藝術」嗎?(話說回來,男性藝術家似乎較不會以陽具為主題來創作,就算以此創作也不會被歸類為「男性藝術」。)另外,難道只有「陰戶」能夠表現「女性」? 我相信也明白性別是種權力,對男女都是,不過,當一個藝術家企圖在作品裡刻意圖顯其性別,是否在某些層面上,他也意識(或認定)到自身性別在所處環境中屈於弱勢而意圖吶喊?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完全沒有批判女性藝術之意,而是我總是對這個概念感到模糊,卻常有人告訴我:「你的作品很像女生畫的,因為很細膩」或「你是同志嗎? 感覺作品很柔,可以看很久」。我的疑問在於:什麼樣子的圖像比較像男性,又什麼樣子的圖像是同志畫得出來的?

曾經認識一個很有才華的學長,他是雙性戀,書唸得好,作品也不錯,包括陶藝和繪畫作品,在同儕之間都有水準之上。特別強調性向,除了因為他的言行舉止比較「娘娘腔」(他承認自己是個娘娘腔,卻極討厭別人這麼說他)作品細膩柔美、嚴謹工整,也有別於一般男生的豪邁奔放。但難道說,作品細膩柔美或嚴謹工整的就是個娘娘腔或同志或雙性戀嗎? 我認為不盡然,我寧可相信那是創作者對作品心態與負責任的反應(相對來說,我也沒說作品形式粗曠瀟灑的就是不負責任)。

「憑什麼我身為一個男性,就不能當女性藝術的藝術家? 我就是要我的作品看起來很柔美,怎樣? 我偏要說我是女性藝術的藝術家,怎~~~?」學長把菸圈吐向空中,高深莫測的虛無之中卻多了一絲任性和嬌媚。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但目前接觸過的所有資料歸納起來,沒有任何文獻告訴我們「女性藝術」的創作者必須身為女性。所以,也許男生也能當個女性藝術家也未必不可。而另外,倘若作品裡面從未出現陰戶或女性性徵,而卻深受廣大女性粉絲喜歡(姑且不論藝術家性別是男是女),是否亦能稱為女性藝術?

稍微聲明一下我是個徹頭徹尾的異性戀者。不過,倘若在此否認自己是個同志,是否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苦笑)?我確實不排斥被指稱作品像女生畫的(但我也沒說樂於如此被指稱),倘若這樣的指涉意味著作品的細緻與耐人尋味,那麼又何妨

1979年的Judy Chicago的代表作《晚宴》局部,每個小作品都有女性性器之象徵

1979年的Judy Chicago的代表作《晚宴》局部

我的作品常被說像是女生畫的。

2012年7月12日

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百位藝術人站出來 / 記者會現場紀錄影片


非池中藝術網於7/7舉辦「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百位藝術人站出來」記者會,號召藝術人以參與公共議題討論的實際行動,改變視覺藝術產業受到忽視的現況。活動當天,約2 50人次到場參與,並募集203個連署簽名。  記者會於開場時強調,本場記者會不針對個人批評,也不進行辱罵,聚焦於視覺藝術產業,進行和平討論。視覺藝術圈的發聲目的並非為了爭取預算或要求補助,而是改善視覺藝術產­業受到漠視的現況,並從視覺藝術工作者的角度,提出產業發展可能,供文化部作為政策規劃依據。藝文圈所有人都期待文化部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並強調,文創產業務必從「核心­原創價值」出發!

附上近期報導與相關文章連結

號召百位藝術家 向文化部喊話:重原創藝術 

論壇缺席 視覺藝術遭文化部漠視 

文化部9月論壇 討論視覺藝術

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

 

與談人排排座
藝術家 黃柏勳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曹育維
藝術家姚瑞中
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駱麗真
藝術家李民中和筱蘋姐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理事長/胡朝聖
台北當代美術館  館長  石瑞仁

2012年7月8日

論壇缺席 / 視覺藝術遭文化部漠視

本文刊登於台灣立報 2012-7-08 22:13

***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近年來,政府時常強調要以文化創意產業凸顯台灣的軟實力,然而,卻無視第一線創作者面臨的困境。視覺藝術聯盟理事長胡朝聖直 指:「文創源頭就是創作,不重視,怎麼會有文創?」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曹育維則感嘆,為了堅持理想,許多第一線的創作者皆仰賴副業維生,有的 當老師、美術設計、占卜師,甚至擔任乩童的「桌頭」,處境艱辛。
「非池中藝術網」不滿視覺藝術在「2012文化國是論壇」第一階段缺席,號 召百名藝術家7日自行召開「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百位藝術人站出來」記者會,邀請視覺藝術聯盟、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藝術 家,談論台灣視覺產業現況,現場擠進上百名觀眾。

政府短視 藉文化圖利
胡朝聖一開口便砲轟,從文建會到文化部,刻意忽視 視覺藝術,文化國是論壇設定的主題包含文創、獨立書店、國片、公廣集團,獨缺視覺藝術。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駱麗真感嘆,無論文建會或文化部,都誤 以為視覺藝術是會吵的小孩,實則不然,而是視覺藝術在太多事情上無法發聲,只好自力救濟,希望文化部不要把視覺藝術妖魔化。
多名與會人士疾 呼,勿以營利思維經營文化事業。曹育維批評「文化部太急著想賺錢」,企圖以一百億的國發基金讓創投公司搞文創,這筆經費多數投資在早已成熟的影視產業,無 疑是錦上添花,難以提升藝術事業。他提到,文化部首場國是論壇上,創投業者振振有詞地說,以營利為目標,希望在半年回本,忽略文化發展需要長時間累積,絕 非一蹴可及。
駱麗真強調,「以市場價值評定一名藝術家,是非常落伍的想法。」無論其作品是否具有產值,至少可以衍生基礎的文化價值,若文化部執意培育少數的大魚,那麼可扶植的藝術家將越來越少。

欠缺舞台及國際視野
與 會年輕藝術家說出自身遭遇到的困境,年僅31歲藝術家黃柏勳,自學生時代投入創作5、6年,為了創作,他擔任過油漆工、裝潢工,現在則從事教職,一路走來 相當辛苦。總會遇到有人找他畫大幅壁畫,卻不願付費,理由竟是:「給你們舞台宣傳就不錯了,為什麼還要給你錢?」藝術家的專業性全然遭到漠視。
另 一名藝術家姚瑞中抱怨,提供給藝術家的公共資源太少,即使台北市政府釋放閒置校舍,也是多由表演藝術使用。以華山文創園區來說,一天的租金高達兩萬八千 元,學生根本負擔不起,在過去十年僅增加4間公立美術館,展演空間不足,許多畢業生只能外流至中國大陸擔任廉價勞工。儘管政府不斷強調國際化,但是台灣對 外連結十分薄弱,「一直以來,都是進口轉內銷」,排擠效應之下,僅重視票房保障、套裝展覽,藝術家展演的空間少之又少,難以扶植台灣第一線的創作者。
胡朝聖警告,「整個產業鏈是斷裂的」,國家鮮少扶植非藝術創作者,例如策展人。
「好像會自己長大,沒有人養。」依據他十幾年的經驗,僅能自己找資源吸收成長,藝術行政也沒有經過培訓,如何和藝術家工作?這些都是存在已久的問題,倘若文化部有心,應該送年輕策展人到國外看展覽開拓視野,認識國際潮流,不用苦於自力救濟。

藝術論壇9月起跑
文化部回應,視覺藝術將安排在9月起跑的第二階段文化國是論壇裡,題目定為「視覺藝術的人才培育到國際接軌」。駱麗真不滿:「為何是談人才培育,那其他東西呢?」該場文化國是論壇應該由視覺藝術的人主導,才符合視覺藝術界的期待。
文化部今年特別補助縣市政府提出閒置空間整修,供視覺藝術家進駐創作的新計畫;國際接軌則將協助新北市、台東縣在內的21個藝術村與國外交流。此外,今年也文化部特別訂定「補助視覺藝術產業辦理或參加國際展博活動作業要點」,擴大台灣視覺藝術界在國際舞台的能見

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百位藝術人站出來



記者會現場 與談人
左起至右為
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駱麗真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理事長/胡朝聖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曹育維
藝術家/姚瑞中
藝術家/黃柏勳
現場擠滿了人
昨天(7月7)下午我參加了【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百位藝術人站出來】記者會。參加的主因是如下:文化部的國是論壇討論台灣影視娛樂產業受到日韓的威脅,台灣的藝術產業也同樣因為日韓文化及大陸市場的崛起,而逐漸流失競爭力。

村上隆、奈良美智、蜷川實花,可能是大家能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台灣的藝術家在哪呢?文創產業的核心價值在於「原創文化」,文化部口口聲聲說要發展文創產業,為什麼國是論壇獨漏視覺藝術產業?
在此附上活動的相關訊息和我昨天身為引言人的發表。

***

2012年7月7日下午130【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百位藝術人站出來】被文化部忽略的視覺藝術產業,藝文圈星期六自立自強,鬥陣來討論!!

【活動地點】W Hotel 11F(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近捷運市政府站2號出口)
【活動時間】 13:30-14:0013:15入場)全程開放自由入場參加

【與談人】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理事長/胡朝聖
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駱麗真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曹育維
藝術家/姚瑞中
藝術家/黃柏勳

【議程】
What 1.
台灣人認識多少台灣藝術家?視覺藝術家現況處境。
Why 2.
台灣原創文化的實力在哪?視覺藝術產業鏈中的缺失。
How 3.
聽聽台灣藝術家的心聲?視覺藝術家真正的訴求。





前言:

一個家裡倘若有個小孩子能力較低弱,通常做家長的都是對他加倍的照顧和疼愛,而非棄之不管。從不認為視覺藝術是個不能賺錢的產業,既然我們的政府是這麼認為的,那我們假設它是。既然是的話,是不是政府更該對視覺藝術更加照顧,而非讓其消失?

 ***

What 1.台灣人認識多少台灣藝術家?視覺藝術家現況處境。


當親友問及我現在的行業,答案總是讓氣氛尷尬。
「藝術家不都是死後才會出名有錢嗎?
這個問句我想在座的各位幾乎都聽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台灣人認識多少藝術家?
為什麼我們身邊的親友,會普遍問出「藝術家不都是死後才會出名有錢嗎?
許多人把這些問題的答案歸咎在學校的藝術教育,甚至是視覺藝術教育,也就是美術教育。雖說我曾擔任過學校的美術教師,但我仍認為不盡然。這顯然是整個台灣社會文化的問題,把責任推給每個禮拜只有1~2節課的美術教師或許顯得有些武斷。

另外,我發現我們的孩子,幾乎都上才藝班學兒童畫,家長們也樂於在假日帶孩子去美術館看展,說是「增加藝術氣息」。曾幾何時,這些孩子們接受藝術陶冶後立志當個藝術家,當年帶他們逛美術館的家長卻持反對意見,甚至鬧出家庭革命。以上講的都是台灣的現況環境。

這些革命成功的孩子當了藝術家,辛苦的困境才剛開始。在職場上,一般人並不把畫圖當作專業,認為「你們只要隨便畫一畫就很漂亮了,為什麼要酬勞?年輕藝術家為了有個曝光,在他站上舞台之前,不知接了多少無償的案子,有酬勞的案子裡,亂砍價或亂開條件的更是多得數不清。當他們真的站上舞台,還得接受許多有形或無形的挫折,其中包括代墊材料費與酬勞的拖欠,這個情況在公部門尤其嚴重。

上述是我走入視覺藝術產業至今為止,最常接觸和面對的現況。
(請參考相關文章:大頭病



Why 2.台灣原創文化的實力在哪?視覺藝術產業鏈中的缺失。


我想講個例子來凸顯台灣視覺藝術家的處境。這個事件不算大,至少孤陋寡聞的我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任何人討論它。去年分別在「台北的台灣科學教育館、台中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高雄的科工館」售票展出的蒙娜麗莎會微笑,我猜它是公辦的展覽,至少是公家支持的展覽,因為展出地點在公家空間。該展以生動的方式介紹包括蒙娜麗莎的微笑在內許多西方藝術史上最了不起的大師和名畫。蒙娜麗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無庸置疑,至少我目前為止接觸過的人幾乎都知道這件作品,大家也都知道梵谷、畢卡索和達文西。西方因為有這些巨匠,他們的人民對其文化、藝術和歷史有光榮感,這份光榮除了掛在該國的美術館,也到各地的美術館展覽,甚至翻成各式相關產品和門票賣到世界角落,包括台灣。

我想問的是:「有沒有任何一件來自台灣的視覺藝術作品,或台灣的視覺藝術家,別說揚名國際,至少讓台灣人家喻戶曉?倘若連這個問句沒有答案,那麼顯然台灣視覺藝術家的現況處境絕對是難堪的。台灣人對自己的文創產業也絕對談不上光榮感。

How 3.聽聽台灣藝術家的心聲?視覺藝術家真正的訴求。


身為一個菜鳥藝術家,我的心聲絕對不足以代表全台灣的藝術家與在座的各位前輩先進。各個行業或在各種藝術類型裡心苦耕耘投入的人非常多,在他所付出的範圍裡,想必也因為能做這些奉獻而感到光榮。視覺藝術類當然也是,絕對也是。

絕大部分投入視覺藝術科系或產業的人,都是抱著興趣和熱情進來的,眾所周知,這不是個會賺大錢的行業。台灣每年培養出成幾千個視覺藝術相關科系的畢業生,累積至今也有幾萬人,精準的數字我想文化部比我更清楚,在整個文創產業裡,這群人已經不能稱為小眾,他們在台灣各地辛苦的為此投入生命,卻有一大部分的人因為環境而被迫轉業。視覺藝術在文化部的消失,我很失望。

我知道視覺藝術作品在台灣目前的環境裡,短期內無法靠賣門票來賺大錢,或者交換選票。但這並不表示在視覺藝術裡耕耘的人不重要,或者應該說,這並不表示視覺藝術在台灣社會裡不重要。更相對的來說,就是因為它沒辦法在短期內有強大或實質的收益,或者辛辣炫目的聲光效果,所以相較於其他各類藝術,更需要政府(文化部)的支持和推動。

以我的立場與今天來參加這場會議的目的和訴求,無非是希望文化部在政策、資源等各種分配上,能雨露均霑

(本文圖片轉載自非池中藝術網)





2012年7月1日

許未來的願望


替自己下過最酷的決定

你是否有個願望,就算現在給你足夠的時間、金錢和資源,還是不想完成,但總有一天一定會親自去完成?

朋友曾經問過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問過身邊的其他人。答案大致都是「沒有、沒想過。」或者「我為什麼要告訴你?」有些則說「環遊世界、或買豪宅也不錯。」

「為什麼是環遊世界或豪宅? 你想從哪個國家開始走?有想像過路線嗎? 或者你想把豪宅買在哪個都市、蓋成什麼樣子? 如果現在給你錢,你會立刻去做嗎?」通常遇到這種答案我會繼續追問。
「你問的那些我都沒想過,但如果有錢的話當然就立刻去呀!」朋友回答。
「你根本沒聽清楚題目,我是問就算現在給你足夠的時間、金錢和資源,還是不想完成,但總有一天一定會親自去完成?耶。且 ...... 如果剛才問的那些你都不曾想過,那麼我猜你應該不是真的想要買豪宅或者環遊世界吧。」我告訴他。

***

國中時,很風靡一套熱血的少年漫畫叫灌籃高手,井上雄彥的作品。幾乎所有的朋友,都是看了灌籃高手以後,才開始收看NBA,每天頂著豔陽、中午不睡,冒著被逮就要勞動打掃的危險,偷跑到球場上打一個小時的籃球,然後趕在下午第一節課的最後一個鐘聲敲響之前,帶著刺鼻的汗臭味衝回教室上課(通常是衝回教室睡覺)。依稀記得女生之間也公認,會打籃球的男生比較帥。

對升學主義掛帥且經濟大權由父母親掌握的中學生而言,漫畫除了是奢侈品,更是罪惡品。我們只敢偷偷跑到店裡租,再到學校跟同學們交換上下集。收藏全套的灌籃高手,就變成當時的願望。既然這是奢侈罪惡品,理所當然只能靠自己存錢去買,甭想會有其他長輩幫忙。

隨著年紀增長,慢慢的忘了自己曾經多麼想要擁有整套灌籃高手。大學畢業後,無意間在舊書攤翻到了已經蓋滿厚灰塵的這套漫畫,那些屬於青春的記憶重新在腦中翻滾。不過真的把它們買回家,是在幾年之後,騎著很遠的車,到舊書攤跟老闆殺價之後,才下定的決心。

回想起當年一次只能拿個一兩本,每本都要看好幾遍,直到把整個劇情都背起來才肯罷休。抱著整套的灌籃高手的感覺顯然和當年相差千里,完成心願的欣喜感並不強烈,比較多的反而是對青春時期的告解。不過,能靠用辛苦賺來的錢,去買自己喜歡已久的東西,那種感覺真是太幸福了。

***

18歲之前不知多久,就一直在想,當領到機車駕照,我要擁有什麼樣的機車? 那是個小綿羊Dio機車流行的年代,紅色的「爆炸Dio」最帥氣了,小巧的車身看起來靈活輕巧,是每個高中生眼裡的夢幻逸品。我也承認Dio很帥,但我就是對當時已經退流行,甚至被紛紛脫手的Vespa(偉士牌)機車念念不忘。

也許是小時候家裡就有兩台白色的Vespa,或是當時學畫的畫室老師就騎藏青色的Vespa 90。我告訴老爸:「爸,偉士牌好帥唷,我想騎偉士牌。」而老爸竟然一改平常囉嗦碎念的個性,回我說「雖然都是已經停產的老車了,但你喜歡的話就去找,找到了我出錢買給你。」

其實家理並不是沒有車子可騎,如果要換新車,又要一筆不小的開銷。從18歲以後,一直騎著老爸或老妹要淘汰的舊車竟然也到了現在。身邊的朋友紛紛從機車換成汽車,我的心裡仍一直掛念著偉士牌,這些年從沒忘記過。

去年夏天被同工作室的藝術家黑雞先生發現了我的願望。
「你這個人每天工作,不看電影、不出去玩、沒交女友也沒什麼娛樂,都這把年紀了,又不是沒在賺錢,連一個年輕時的願望都無法完成,你對得起18歲的自己嗎?」黑雞責備。

事實上,有經濟能力之後,偉士牌雖不是便宜玩具,也並非買不起,大概是某種反正有車能騎就好的惰性,這個心願一擱就是好幾年。於是我開始存錢,託朋友幫我在台南找了台1976年的「Vespa 狐狸」。也許是沒有事先做足功課,想說把錢存夠交出之後,把車騎回家就沒事了,又或是跟狐狸無緣,車子常常故障,保養的過程也費盡心力。住在高雄的我每次維修都要送回台南,終於在百般不捨的狀況下把才買一個多月的狐狸轉賣出去。

後來在高雄除了到處搜尋資料之外,也親自走訪店家詢問。我發現Vespa除了是義大利的國寶名車之外,也是上個世紀百大設計精品之一,相同的價格買一台超過35年的老車一定稱不上划算,但一樣的數字去買個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經典設計品,則絕對稱的上廉價。了解Vespa之後,我不得不對人類的智慧感到佩服,人們可以把一台機車設計成打檔車,必須靠精巧的換檔來變速,也能把它設計成塑膠車,好發好騎,容易駕馭。

我在去年冬天找到現在這台1976Vespa S.V。記得學弟陪我到左營把車子騎回家那天,心情並不是興奮的,對我而言,這是早該完成的事,我只不過是去把這件事情完成而已。不過,偶爾我會想,倘若當年答應老爸,讓他幫我出錢買了Vespa,那現在的我騎著車是什麼感覺? 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答案,但我猜,剛騎到車的當下一定很興奮吧,至少比現在興奮,然後呢? 我並不清楚。

也許買一台車子並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願望,但至今我仍常在網路上瀏覽關於Vespa的一切,雖然這台車子偶爾會出現一些小狀況,隨著和車子的相處時間越長,我越覺得在18歲那一年,替自己許下這個心願,讓來自未來的自己去完成,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

你是否有個願望,就算現在給你足夠的時間、金錢和資源,還是不想完成,但總有一天一定會親自去完成?

國中時一直很想要整套的灌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