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巴別塔 (文 / 劍之舞)

巴別塔  92x160cm  油彩 / 壓克力彩 / 畫布  2014
文 / 劍之舞

巴別塔 聖經創世紀第11章。當時人類說著共同的語言,同心協力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要到天上宣揚人類的名字。耶和華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變亂了人類的口音,使人類語言混亂,無法溝通;於是人類四散各地,通天塔因此失敗。那座塔,被稱為:巴別塔 (變亂之塔)

至此,人類的語言系統混亂。人們說著各不相同的話語,只好依著相似的語言重新形成部族遷移至世界各地;因為不同的語言與地域,產生了涇渭分明的文化。人世間因為那句「變亂」,開始豐富,各式樣的色彩於世界各地爆發出來!

類似的故事在世界各地流傳,彷彿是所有人類的共同記憶。對我來說,我總幻想著更加奇幻的情節:曾經有一群住在深深海底的人們,為了到達地面,也曾經建立過同樣的深海高塔;如同地面上的人們想到達天上那樣,最後計劃失敗,海底人分崩離析,分別在廣大的深海裡建立起各自不同的文明。

或許這樣子的故事不斷地在發生。世界各地文明不斷地挑戰不斷地失敗,從而造就出更多分裂、更多國家、以及更多文明。這些高塔殘垣,彷若密集的森林,矗立在這廣衾大地(深海)。即便言語不同,這些後代子孫們卻謹記著那一句變亂,不約而同地稱呼這些高塔為:巴別塔。


而那些世界各處的高塔群,則被子孫們稱為……

***
全文刊載於:
http://swordance.pixnet.net/blog/post/40432060

2014年3月9日

致親愛的你 少遊島繪社 第2號創作聯展 宣傳影片


青年藝術家相遇 一場繪畫過程的發酵

藝術家 黃柏勳的作品 [巴別塔群]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305 17:34:55)青年藝術家黃頤勝和黃柏勳是一起從南部北上為藝術築夢的小孩,畫畫是他們願意盡全力努力的一件美好事情,兩個窮學生一開始為了能夠畫畫,常常三餐不濟且省吃儉用的度日,當其他朋友都還在輕鬆玩樂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日夜不間斷的創作。如今一位已經是商業藝廊的簽約藝術家,一位是展覽邀約不段的人氣藝術家,兩位的作品都以清新可愛繽紛著名,也為少遊島繪社增添許多色彩。

藝術家邱錦屏被稱為鋼鐵女孩,她的作品是以鐵工廠裡的鋼鐵為主,父親是一間鐵工廠的老闆,她從小圍繞在鐵堆裡長大,幾年前因為工廠的遷移,邱錦屏用相機開始紀錄下這個陪伴她成長的老地方,每一個角落都曾留下家人的足跡與笑聲,冰冷的鐵在她的作品中多了一份溫暖,因為那是她記憶中的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少遊島繪社的26位臺灣青年藝術家們很單純的希望可以分享彼此的創作點滴與對未來的期盼想像,創作過程孤單而寂寞的,但有了彼此的加油與陪伴,給予島民們嶄新的力量,同時在作品的呈現上也更顯多元。

從那天開始 〝致親愛的你〞

“你”代表著少遊島繪社的每一位社員,社員們將在少遊島的這些日子裡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或深刻感受創作紀錄下來,表達方式多元而豐富,用內化自醒的方式將最核心的少遊島思想表達給更多人知道。

2014年3月「致親愛的你-少遊島繪社第2號創作聯展」中,以獻給社員間彼此的心情為出發點,期盼展現出相處的這段歲月中的感受。

【致親愛的你】 少遊島繪社 第2號 創作聯展將於2014年03月08日至2014年04月27日在金車文藝中心 (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展出,免費入館參觀,洽詢電話:(02)2562-8629。主辦單位:金車教育基金會 / 策展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 官方網站:http://kingcarart.org.tw/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3366.aspx

***
原文引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3366.aspx#.UxvhBtxSXQT

2014年3月3日

Art sensible but not realizable

黃柏勳 PO-HSUN HUANG

Art sensible but not realizable

For the abstract art or the non-figurative art, the viewers may have had their own answer: “sensible but not realizable”. Things hidden behind the abstract or non-figurative art are exactly the feelings that artists want to express. Their abundant feelings to every single thing in this world, the touches, colors, and the arrangements to elements of works are exactly the clues artists left for viewers to discover./A

It’s a beautiful scene. You cannot find any route that is familiar. The subtle and imaginary reality is truly there. What a sweet feast of vision! I see nothing like his works ever, and he is Huang, Po-Hsun./B

The information is overflowed, and the desire is filled in life. A greedy voice saying “I want more” is echoing in hearts. We are begging for more materials but not capable of affording the feelings of lost. Hence that voice become a vanity that haunts in hearts. Take a glance at Huang, Po-Hsun’s works, if you have been afar from satisfaction way too long./C



2014年3月2日

非具象繪畫 - 很有感覺的看不懂藝術


非具象繪畫,很有感覺的看不懂藝術-黃柏勳

前言/劍之舞

藝術(美術)最初的功能是記錄事件,如遠古人類在山洞裡繪下的狩獵記事、宮廷中的貴族肖像,以及神話故事與戰爭史實。之後的功能更加上「表達感情」,情緒是無以名狀卻都真切存在的「東西」,因此藝術家為了表現這份「無形的存在」衍生出「抽象藝術」。
稱為抽象是因為將「形象」抽離,沒有固定的形象,因此也被稱為「非具象」,這樣的創作總被認為難以欣賞,而其實只是我們習慣了欣賞「形象」而忘記了如何欣賞「情緒」。情緒是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欣賞情緒並沒有難度,喜歡、討厭、開心、溫暖、寂寞,困難之處在於「正視你的感覺」而不被「作者與標題」所左右。
所以,對於抽象藝術或是非具象藝術,觀眾早已提出正確的答案:「很有感覺但是看不懂」。隱藏在抽象(非具象)藝術背後的,正是藝術家的情緒,對世間森羅萬物的感情,在作品上的觸感、用色,以及各項作品元素的編排,恰是藝術家留給觀眾的線索。那些羅列在你眼前的作品,都是獨特的韻律與節奏。
你不是看不懂,而是「感覺」本來就看不到。

/吳晏銘
那是一片美麗的視野,你找不到任何熟悉的視覺經驗。細膩虛幻的真實具體存在,如此甜而不膩的視覺饗宴。我在這條路上沒看過與他雷同的創作,他是藝術家黃柏勳。

非具象創作:對於創作者,這是一種思想先行於視覺的創作表現形式;對於觀者,卻是永遠是視覺先於思想的接受作品。如何在這兩條道路上產生交集,排除「排斥感」成為優先前提。而黃柏勳的視覺渲染魔力,穿越了這層障礙,讓所有觀者都能自發性的停留在他的畫面當中。即使是非相關專業者,甚至是跨文化、國家的人,都能被他那美麗、溫柔的畫面給融化。

/吳宗恩
我想,黃柏勳的作品是詩。詩這文體,透過有意安排的韻腳、修辭、隱喻等,引出你生命經驗的共鳴。我從不懂他在「畫什麼」,只知道看著他的作品時,會脫口而出:「啊!我知道那感覺!」,然後會心一笑。畫面中繽紛的色彩,說不出的喜感元素,另一種感想上心頭,是滿足;像是小時存了好久的五十元,在巷口柑仔店買一包甜食,塞進嘴裡,只是這樣,便滿足。他的作品充滿著土地味,體生活所感,繪畫而出,因此你即使
「看不懂」,但依然深刻。
現代資訊爆炸,「不夠!再多!」心貪婪的央求著更多更大的物慾;這時便看看黃柏勳的作品吧,如果你已經忘記了滿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