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學生不知台藝術家 , 教師:不意外

圖為我在2009年擔任金車教育基金會的藝術志工 , 參加其''藝術下鄉計畫''時 , 捐贈給花蓮 ''學田國小'' 的作品
彩紅樹   4K  圖畫紙 / 蠟筆  2009


本文刊登於台灣立報2013-1-09 21:48

***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據金車基金會調查,高達7成4的兒少說不出台灣藝術家的名字,美術老師黃柏勳不意外,直指升學主義不重視美術,時常被借課,學生認為美術課可有可無,加上教材偏離生活,便宜行事的材料包扼殺創造力,無怪乎學生對美術課興趣缺缺。

教科書與生活脫節

32歲的藝術家黃柏勳任教台南敏惠醫事護理專科學校,擁有多張教師證,大學畢業後擔任美術老師,從小一到大四的學生都教過。他很不認同學科老師向美術科借課,若有人借課,他會以美術課上不完為由回絕。
黃 柏勳上課從來不用材料包,因為材料包和組模型一樣,只要照著說明書,按部就班即可完成作品,學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家長也開心;但是,材料包會壓抑學生的 想像力,作品的相似度高,加上費用不便宜。他要求學生退掉材料包,用圖畫紙作畫,鼓勵學生自由發想,並在學期末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創作過程遭 遇的困難、如何克服,鍛鍊表達的能力。
國、高中學生的美術實作的機會比國小少,但作品的精緻度、完成度要求比國小高。黃柏勳要求學生一學期 只須交一件作品,給學生充裕時間創作。過程中,他不斷和學生討論作品,追問:「你覺得畫完了嗎?」刺激學生想像有無其他可能性,雖然這種作法引起部分學生 不耐煩,他希望藉此刺激學生拓展想像力。
黃柏勳認為,國、高中的美術教科書編得很無聊,很少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難以引起學習興趣,他建議美 術教科書應更貼近日常生活,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鑑賞能力,日後得以應用。鑑賞範圍不僅限於藝術品,還能擴展至穿著打扮,和學生討論哪個明星的造型比較漂 亮,讓學生評比彼此作品,都有助提升審美能力。黃柏勳強調,高達9成以上的學生,未來不想從事藝術工作,不如培養審美觀,提升全民美學。

美術課被主科排擠

新北市萬里區大坪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老師紀孟均,教學資歷4年,深刻體會台灣未脫離升學主義,藝術與人文課程仍位於邊緣,教育主流還是重主科。
紀 孟均提到,雖然美術教科書內容豐富,但一個星期才兩節課,還要帶小朋友創作,時間有限,有些老師選擇以學科方式教授,例如考試、畫重點,完全與生活脫節。 紀孟均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該和作品直接接觸,坐在教室內,很難體驗,畢竟美是抽象的,所以他會自掏腰包,帶學生到當代藝術館參觀,讓他們親身感受藝術美 學。
紀孟均強調,青少年以為美學是精英領域,其實美學來自日常生活,學校指導藝術與人文課程時,應落實「藝術即生活」的理念,讓學生思索藝術應用生活的可能性,讓藝術不再是空中樓閣的想像,而是生活的具體實踐。

4 則留言: